关于上海油条市场的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引发了广泛关注,上海市消保委与上海市食药监局联合发布了一份《油条消费体察情况》,揭示了部分油条店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,这一消息不仅引起了消费者的担忧,也促使相关企业和监管部门迅速作出反应。
油条铝含量超标问题严重
根据上海市消保委与上海市食药监局的联合检测结果,部分油条样品中的铝含量严重超标,成山路一家网红餐饮店的油条铝含量超标9倍,达到了980mg/kg,远远超过了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》(GB 2760-2014)规定的100mg/kg的限量值,铝主要来源于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钾、硫酸铝胺(俗称明矾),这些添加剂常被用作膨松剂,虽然按照标准限量使用含铝膨松剂不会对人体产生健康影响,但过量摄入铝可能对人体产生神经、生殖、发育等方面的影响,并与软骨病和骨质疏松的发生相关。
值得注意的是,本次体察中,11家店标称“无矾”的油条,其铝含量与普通油条差异不大,这引发了消费者对“无矾”油条真实性的质疑,对此,上海市食药监局表示,将继续加强对油炸面制品中铝残留量的监督抽检,确保食品安全。
油脂极性组分过高,存在安全隐患
除了铝含量超标问题外,检测结果还显示,部分油条样品中油脂的极性组分过高,极性组分是衡量油脂品质的一个指标,如果极性组分指标较高,则可能存在不勤换油的安全隐患,在检测的29件油条样品中,有9件样品的油脂极性组分较高,其中新亚大包长阳路店的油脂极性组分最高,达到了43%,兴国路店的极性组分也高达39.6%,还有多家夜市油条店的油脂极性组分偏高,疑似存在反复用油的情况。
国家《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卫生标准》(GB 7102.1-2003)规定,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极性组分限量规定为≤27%,极性组分过高不仅会导致胆固醇过高,还有致癌风险,消费者在选择油条时,应尽量选择那些看起来金黄、酥脆,且没有过多油渍的油条,以减少摄入不健康油脂的风险。
麦当劳油条被检出塑化剂,企业迅速回应
在检测结果中,还出现了令人惊讶的一幕:麦当劳上海控江店和长阳路欧尚店的油条被检出含有塑化剂(DEHP),塑化剂是一种增塑剂,常被用于塑料产品中以增加其柔韧性,塑化剂对人体有害,长期摄入可能导致生殖和发育问题,麦当劳上海控江店油条中的塑化剂数值为1.35mg/kg,接近于国家临时限量值1.5mg/kg的上限水平;而长阳路欧尚店油条中的塑化剂数值虽未公布,但同样引起了消费者的担忧。
面对这一检测结果,麦当劳迅速作出回应,发布声明称:“经确认,麦当劳餐厅售卖的油条及其包装在生产过程中没有添加任何塑化剂,请消费者放心食用,麦当劳正进一步排查油条被测出塑化剂的原因。”这一声明虽然暂时缓解了消费者的部分担忧,但如何确保油条在生产过程中不受到塑化剂的污染,仍是麦当劳需要解决的问题。
消费者应如何选择安全的油条?
面对油条市场存在的种种问题,消费者应如何选择安全的油条呢?以下几点建议或许能为您提供一些帮助:
1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:尽量选择那些有良好口碑和信誉的餐饮店购买油条,避免在路边摊或小贩处购买。
2、观察油条外观:健康的油条应该呈金黄色,酥脆可口,且没有过多的油渍,如果油条看起来过于油腻或颜色发黑,应谨慎购买。
3、闻气味:健康的油条应该有一种淡淡的香味,如果油条有异味或过于刺鼻的气味,应避免购买。
4、询问店家:在购买油条时,可以询问店家是否使用了明矾等含铝添加剂,以及是否定期更换炸油,如果店家无法提供明确的答复或态度含糊,应谨慎选择。
5、关注检测结果:消费者可以关注相关监管部门发布的油条检测结果,了解哪些品牌的油条存在安全隐患,以便在选择时避开这些品牌。
监管部门应加大力度,确保食品安全
除了消费者自身的选择外,监管部门也应加大力度,确保油条市场的食品安全,要加强对油条生产企业的监管和检查,确保其生产环境、原料采购、生产过程等方面符合食品安全标准;要加强对油条市场的抽检和监测,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,还应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和教育,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。
油条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式早餐食品,深受消费者的喜爱,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曝光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,油条市场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,作为消费者和监管部门,我们应共同努力,确保油条市场的食品安全和消费者的健康权益,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让油条这一传统美食在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。
在未来的日子里,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关于油条市场食品安全的好消息和积极变化,也呼吁广大消费者在选择油条时保持警惕和理性,共同营造一个安全、健康、和谐的食品消费环境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福建金石联诚科技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上海今日油条新动态,食品安全问题再掀波澜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